My First Blog Ever——记我在交大ACM班的第一个学期

  很巧的是,就在俞老师下发“学期小结”这一任务的前一天,我在跟朋友聊天时想到了要将自己这一学期的经历以文字的形式留存。毕竟,过去的一个学期实在有太多东西值得记述了:我离开了自己从童年到青春的十年间生活的上海市实验学校,到上海交通大学开启了一段崭新的旅程;在一个短暂的暑假的尾声,我收到了被ACM班录取的消息,欣喜万分;在ACM班的这一个学期,我经历了充实的学习生活、认识了天南地北的优秀同学和ACM班的优秀老师、在一次次与任务的斗争中期冀于证明个人价值、在较为繁忙的学习间隙追求自己的爱好……总而言之,当我刚刚于脑海中回忆过去的半年的所有记忆碎片,我发现,从俞老师对我的面试到这学期与各项任务斗智斗勇的每个瞬间,无不意味着两个字:蜕变。

第一部分:初见、初识

  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因不确定性产生的不安,我来到了宿舍。认识的前两位同学是我的室友,潘屹和薛佳锐。在军训的日子里,尽管并没有体验到交大和ACM班的上课生活,我却在我的两位室友身上学到了很多:潘屹同学对计算机科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热情,一旦他开始看书就几乎停不下来;薛佳锐同学平时看似比较贪玩,但学习的时候几乎废寝忘食,希望刨根问底。与潘屹同学丰富的竞赛奖项和薛佳锐同学多点开花的高中生涯相比,我显得十分普通,像是一个懵懂的小学生走入了“大师”的殿堂。在那段日子中,我经常在和同学聊天提到身边同学光鲜的履历。好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过往的竞赛经历只能证明他们在高中阶段较你领先了一些,并不能代表大学的任何。大学生活的成就和欢愉需要通过个人的奋斗去博取。这段话语让我的心灵稍许安定。在军训剩下的日子里,我便在军训合唱团、食堂、寝室之间三点一线,和两位同学也建立了厚重的友谊,一开始心中的焦虑和不安,也逐渐转变为了奋力拼搏的勇气。

第二部分:拼搏、体悟

  关于这学期的学习生活,有非常多值得分享的瞬间。和每一位零基础同学一样,我在程序设计这门课上投入了较多的时间,但还是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比较好的一点是,我愿意尽自己所能去独立探索,即便有些消耗的时间看上去颗粒无收,但实际上早已收获得足够。我习惯于每次大作业布置就立刻开始独立完成,在ICPC大作业时,我花了近一周的时间进行。先是思考原理,再是进行代码的编写。其中无数次有bug的出现,但我愣是一次次地坚持独立调试,虽然现在看来当时的效率不高、方法也有些低端,但我觉得,这次大作业是我从一个对较大规模的编程比较恐惧的人转变为一个在其中“自得其乐”的人的过程。遗憾的是,当我满怀疲惫而又自信满满地提交第一版没有bug的程序时,却收获了很低的分数,在很多测试点中都超时了。当时的我无异于万念俱灰,就像自己耗费心血做的东西反过来背刺了自己一下。所幸当时陈圣尧同学在我问出很多愚蠢的问题的时候耐心地为我解答,林田川助教和周秉霖助教也教会了我valgrind memcheck,命令行语句等调试方法。最后我竟然成为了第一个做完大作业的人。虽然其中颇有笨鸟先飞的意味,但实际上这件事情让我信心大增,也第一次确信自己有在ACM班坚持、超越自我的能力。

  正如某位助教说过的那样,在ICPC大作业后,小朋友们都长大了。诚哉斯言!也许是debug出乐趣了,在ICPC之后的大作业中,尽管上手时仍存有些许惶恐,但最后我都能怀着快乐的心情做完;在期中的数分中我竟然考了107分,在两个班中名列前茅,这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正反馈,以及自己的禀赋和能力并不比一些竞赛选手差;在线代考试中我也获得了满分,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在一个引理的证明中写道:“according to what we’ve covered during these amazing classes”。这句话在当时确为我的真情实感:初识线性代数时,面对许多抽象的概念,我不知所措,有点急于想通过习题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但在陈翌佳老师的讲解和课件中,我却发现了线性代数各个版块间重要的联系,我也惊奇地发现这些联系的深刻认识能让我不通过题海战术就能明确地了解每道题目背后想考察的东西;也让我能在线性代数课上很好地领悟老师讲解的内在逻辑。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认知上,我非常感谢陈翌佳老师教会我的知识和种种思考的方法,他也是我心中对于优秀教师和优秀计算机科学家的理想型。

第三部分:热爱、不懈

  犹记在入班面试时,老师们对我喜欢音乐、曾经演过音乐剧的经历比较感兴趣。诚然,音乐在我人生的前十六年中都作为我的挚爱之一与我相伴。但当时处在升学关口上的我,却有些幼稚地认为这种和学业不相关的内容是我的减分项。在军训宿舍时,我也有点羞于展示自己对音乐的喜好,也常常因为在阳台上练习歌唱而不被他人所理解。当时的我甚至倾向于认为ACM班的同学都是无比专注于计算机、数学等学科而对其他方面毫不在意的。

  但很高兴的是,我的这一“特长”在无意中展示时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赏:我在联谊会时即兴弹奏吉他,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参与班级《错位时空》的合唱编排,也得到了同学们的配合;当我因害怕加入学校合唱团而耽误学业时,好友们都纷纷表示支持,助教们也好心地帮我调整了大作业CR的时间;在《学子讲坛》中,我听杨承羲同学的演讲颇有共鸣,问了许多问题,甚至要热泪盈眶…这些瞬间都让我感受到了ACM班同学的多才多艺和对我的这种非学科相关的兴趣的包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这样那样的技能,这让我更加热爱这个集体了。

  在好友的鼓励下,我加入了学校合唱团,并分进了最稀有的男高Ⅰ声部。我十分珍惜在合唱团的时光,也庆幸在ACM班较为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能平衡爱好和学业。虽然本着“学业优先”的宗旨,我并未选择加入室内团,但我现在每周参加大团合排,偶尔和好友去琴房高歌一曲、和班里同学讨论音乐,已经能算是“自得其乐、从心所欲”了,我也为能保有音乐这一“高悬的号召”而感到满足。事实上,它绝非吞噬学习时间的怪兽,而是让我在书海和生活之间平衡的润滑剂,让我能以一个相对快乐而愉悦的心态度过一些难熬的时刻。

第四部分:彷徨、恐惧

  坦诚地说,虽然本学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是快乐的,但我也遇到了一些挫折,这些挫折或来源于生活、或来源于学业,都曾让我有点彷徨,暂时地停滞不前。

  在本学期的机考前,我其实就已听说过“零基础容易爆零”的传说。当时也曾以过往学长的例子劝慰自己,头一次机考甚至还意外地拿到了榜一。但其实,后来的几次机考才是我的正常水平——普普通通的中游。在机考中,遇到反复尝试但仍未能做出的题目,我的心情几乎降到了冰点。经常是机考一结束就立刻骑车回寝室,找陈圣尧(他是ACM队员,不用机考)和王浩然诉苦,他俩则常常劝说我不要太看重一次机考的得失。我们会对题目进行复盘和深入的讨论,我也会尽自己全力在第二天把所有题的补题都完成,无论助教是否将其留为作业。

  我非常感谢王浩然同学和陈圣尧同学对我的安慰和鼓励,同学之间经常的讨论和互相的帮助也算是我在ACM班这学期收获的最大的财富之一。更重要的是,这种反思让我明了——既要积极地接受暂时的不足和失利,也要尽自己所能趋向完美。恰似泰戈尔的说过的“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且歌且舞使卵石臻于完善”:对我意义最大的或许就是老师、助教和学友们对我心态和认知塑造上的帮助。

  在学业之外,我的其他焦虑或许也来自于人际交往。因为年龄上的差距,我成长的环境和其他同学成长的环境或许存在一些差异。在人际交往上我的思维会更简单一些,而其他同学则常常以“小社会”来称呼自己的高中。有的时候我会焦虑于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是怎样的,会不会因为自己不来自有名的高中、没有光鲜的履历、没在课上大放异彩而轻视我。在一次因误解的情绪爆发后,我得到同学们对我的真正感受:具有一定实力、性格不错,但是有些太过在意他人的感受和对自己的看法。通过和孙晨曦学长的交谈,我也明白了与同学们交流、互相帮助的正确方式。

第五部分:反思、出发

  不可否认,一个学期小结中分析成绩是我们一窥得失的重要方式。但我相信,经过上述的回忆和总结,已经能得到大部分的总结了。

  成绩方面,我在数学课上做的还不错,数学分析期末略有失利但总体上还是在致远计算机方向的20%左右,线性代数则拿到了满分,我也会尽力在下学期的数理基础课中继续超越的。而程序设计课的分数则并非十分优秀,究其原因是我在期末和平时的机考中拉下了一部分分数,我会继续调整、提高的。但整体来看我认为这个分数能较好地反映我的水平,程序设计和伟大思想皆可谓是无愧我心。英语课或许是我和其他大佬相比有优势的一门,但老实说还有不小提升空间,外语也会是以后深入学习、接触学术前沿的必要工具,值得更多努力。在剩余的课程中,我也付出了相应的努力,也获取了应得的分数。总成绩竟然意外地排到了全班第四,也算是第一个比较官方的认可吧。

  正如俞老师所说,这八分之一的本科生涯过去得很快。两个月的线上和两个月的线下转瞬即逝,但又意义非凡——它见证了我从懵懂到对计算机科学有一定认知、从畏难到敢于直面困难、从怕被大佬杀到片甲不留到和他们一起交流、一同前行……我确实有很多方面的成长。尽管我目前还做不到成为领跑的人,但至少我还在一步步跑着。我最喜欢的哲学家张载说过:“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对我来说亦是如此,那些看上去的挫折和内耗,或许也是在为我的成长和蜕变埋下伏笔。

 

此外,不同于俞勇老师“老师、助教、同班同学”,我也想感谢来自其他的地方的,给我过许多帮助的人:

感谢范棋珈学长对我无数问题的细心解答,他的宽慰和鼓励许多次让我从想放弃的边缘离开,继续坚持。

感谢戚行之同学,他的钢琴技术让我赞叹不已,他对于很多学科的深刻理解和学习习惯也是我要学习的,非常庆幸能在大学生涯中遇到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天才。

感谢汪畋宇同学,作为SES仅有的两个来了交大致远的人(x),我们还要继续并肩走下去啊!

感谢胡锦波同学,你的优秀让我十分震撼,也看清了自己和大佬之间的距离,你平时对我问题的解答也让我十分感激。

感谢邵奕阳同学和刘宇哲同学,在陪我踢球的同时听我吐苦水。

还有三天就要回到学校了,届时新学期也将开始,那就让我们继续向前的。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